課程描述INTRODUCTION
精益生產及效率提升培訓課程
日程安排SCHEDULE
課程大綱Syllabus
精益生產及效率提升培訓課程
【課程大綱】
引言:
1、課程內容按國家高等院校工業(yè)工程本科班教材結合精益生產進行系統(tǒng)講解。
2、所有案例均采用實際工作中的案例講解和演練。
3、課程內容按企業(yè)實際運用順序從宏觀到微觀,整體到局部進行調整。
第一部分工業(yè)工程基礎概念
1、IE活動及實施內容
2、IE與研發(fā)、生產、計劃、品質之間的關系與協(xié)調
3、系統(tǒng)導入IE的步驟及注意事項
4、IE與精益生產之間的區(qū)別與關系
第二部分IE系統(tǒng)改善手法
一、為現有作業(yè)方法建模(SHIPS)
1、建模(選取改善目標)
lP/Q分析,工藝流程分析,作業(yè)時間圖
案例演練:某食品公司工藝流程演練,某家電行業(yè)平衡分析表演練
2、時間分析(一切活動的基礎)
時間分析的種類,秒表法,PTS法,綜合數據法,經驗估計法介紹及使用
標準工時的的制訂,測量對象選擇,異常值得剔除,觀察次數的設定
評定系數,寬放的設定方法及范圍
如何設定準確的標準工時(標準作業(yè)及作業(yè)標準)
案例演練:某機械公司,家電公司標準工時制訂演練
二、方法改善的分析手法
1、宏觀分析(案例演練部分可通過改善前,后現場錄像、圖片及數據演練出以下改善效果)
產品流動,人員流動,信息流動分析
1.1物型流程分析圖—物料入倉庫流動分析,產品生產過程流動分析
目的:識別物品價值流,減少和消除搬運,等待,檢查,儲存等不增值活動
案例演練:某智能穿戴股份公司倉庫物流改善案例演練(倉庫管理人員減少25%,場地減少30%),某汽車配件工廠產品流改善案例(在制品減少90%,前置時間縮短86%,作業(yè)人員減少演練35%)
(某鋼鐵廠,食品飲料廠,化工廠,LED廠,鋁型材廠,工藝制品廠,電子廠,家電廠案例展示)
1.2
人型流程分析圖—倉庫物料配送人員流動分析,生產作業(yè)人員流動分析
目的:識別人員價值流,減少和消除搬運,等待,檢查,儲存等不增值活動
案例演練:某智能穿戴股份公司倉庫配送人員改善案例演練(倉庫配送人員工作量減少65%)
(某汽車配件廠原材料“零”庫存,某LED廠案例展示)
1.3布局及路線分析----搬運路線分析及工廠布局分析
目的:識別產品及原材料在整個工廠移動路線是否合理,布局是否合理
案例演練:某智能穿戴股份公司倉庫物流改善案例演練(路線縮短42%,場地減少30%)
運用頭腦風暴法,ECRS,布局綜合評價法分析結合以上工具分析及討論形成方案
2、中觀分析(案例演練部分可通過改善前,后現場錄像、圖片及數據演練出以下改善效果)
人機聯合作業(yè),人人聯合作業(yè),SMED,稼動率,可動率,干涉分析,故障分析
1.1人機聯合作業(yè),人干涉分析,機器干涉分析—1人操作1機,1人操作多機,2人操作1機,多人操作多機
目的:對人的作業(yè)簡化,提高人的效率,縮短機器的等待時間提高機器產量
案例演練:某手機觸摸屏企業(yè)3人操作1機錄像演練(1人操作8機)
(某復印機配件廠,某機械廠,某汽車廠案例展示)
1.2人人聯合分析—多人共同作業(yè)
目的:對人的作業(yè)簡化,提高人的效率
(某鋼鐵廠,汽車廠案例展示)
1.3SMED—快速換模、快速換模的實施工具與方法
目的:縮短換模和換線的時間,提高效率
案例演練:某線材廠換線時間縮短(換線時間由15分鐘縮短至3分鐘),某模具廠換模時間縮短(換模時間由24分鐘縮短至7分鐘)
1.4稼動率,可動率,故障分析分析—機器綜合效率分析
目的:建立對機器使用的評價體系,提高效率
運用頭腦風暴法,ECRS,5w1h,5why法分析結合以上工具分析及討論形成方案
3、微觀分析(案例演練部分可通過改善前,后現場錄像、圖片及數據演練出以下改善效果)
動作分析,動作經濟原則,雙手作業(yè)分析,人型流程分析,攝像分析法
1.1粗動作分析---人型流程分析
目的:找出人在作業(yè)時的加工,搬運,檢查,等待對其改善提高效率
案例演練:某醫(yī)療線材廠人的粗動作分析(提高作業(yè)效率23%)
1.2動素分析,攝影分析,動作經濟原則---18個動素分析及MOD分析
目的:找出人在作業(yè)時的細的動作及細微的動作,對其改善提高效率
案例演練:某家電行業(yè)作業(yè)人員細動作改善案例(提高作業(yè)效率31%)
運用頭腦風暴法,ECRS,有效動作法,作業(yè)數量度分析法結合以上工具分析及討論形成方案
4、平衡分析(案例演練部分可通過改善前,后現場錄像、圖片及數據演練出以下改善效果)
解決瓶頸的七種方法,平衡產線的六種方法,山積表,平衡分析表,平衡率,理論產能(uph),理論人均產能(upph)
1.1瓶頸分析---七種分析方法
目的:找出瓶頸,通過七種方法的運用,達到縮短瓶頸時間,提高產量的目的
案例演練:某燈飾廠改善瓶頸案例分析(提高產量7%)
1.2平衡分析,山積表—經典IE六種平衡產線的方法
目的:對生產線進行平衡提高整體效率
案例演練:某燈飾廠平衡率從76%提高至81%(經典IE手法)
1.3平衡分析---精益生產cell(單元制生產方式)提高整體效率
案例演練:某燈飾廠平衡率從81%提高至98%(精益生產手法)
精益生產及效率提升培訓課程
轉載:http://www.caprane.cn/gkk_detail/17215.html
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
精益生產內訓
- AI賦能--現場問題分析與 程平安
- 精益運營與現場績效管理 張勝
- 《精益價值流程圖VSM培訓 謝鳴
- 精益生產推行實務 張陸離
- 《精益生產培訓課程大綱》 謝鳴
- 《新版控制計劃培訓大綱》 謝鳴
- TCM企業(yè)全流程精益化運營 楊華
- 精益生產實務 李近強
- 《TPM全面生產維護推進實 謝鳴
- 精益基礎知識及工具應用 張勝
- 中層精益管理培訓及實踐 張勝
- AI賦能--生產流程優(yōu)化與 程平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