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程描述INTRODUCTION
課程設計訓練



日程安排SCHEDULE
課程大綱Syllabus
課程設計訓練
單元一、課程設計的流程與成果輸出的格式
1.企業(yè)培訓成熟度評價模型
2.企業(yè)培訓課程編寫的四個標準:5D5E
3.培訓課程設計的兩種基本模式:以課程內容為導向的課程設計和以問題為導向的培訓課程設計
4.不同課程設計模式對培訓需求分析和課程設計的影響和重點
5.區(qū)分不同課程設計模型的工具:培訓課程開發(fā)需求策略表
6.不同類型課程的成果輸出的格式
練習:每個學員填寫和完成需求策略表
單元二、課程結構設計的基礎
1.結構化信息與非結構化信息的區(qū)分
2.從課程設計的準備素材中提出:桃核、樁子和支架
3.樁子的分類:主樁、次樁、細樁
4.結構設計的重要工具:同位概念、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
5.以內容為導向的培訓課程設計
單元三. 以問題為導向的課程設計
1、課程結構設計示范案例:如何打廣東麻將
2、使用‘腦圖’軟件設計課程結構的原則
3、確定課程目的
4、確定課程目標
5、確定課程分解次目標和授課知識點
6、課程設計者根據(jù)自己的假設設定課程的重點和關鍵點
練習:每個學員設計自己的課程結構腦圖
單元四、培訓需求分析和問卷設計
1、學習需求分析-課程設計的目標設計
1.1 課程目標的設計:內容導向還是問題導向
2.1短板分析法
3、學習者分析-課程設計的方法設計
3.1 ABC分析法
3.2 菜單式培訓需求分析表的設計
4、教學內容分析-課程設計的結構設計
4.1 關鍵因子分析
4.2 干擾因子分析
4.3 前置和后置因素分析
4.2 教學重點、難點和關鍵點,編制學習地圖
課堂練習:練習設計培訓需求調查分析表和學習地圖
單元五、講授的七種方法和素材整理
1、圖像表達法
2、講授七步法
3、雙線類比法
4、找痛挖坑法
5、問答教學法
6、案例教學法
7、活動示范法
單元六. 課堂教學目標的評價和設計
1.課堂教學目標的種類和層次
2.概念性知識的教學目標評價和設計
3.程序性知識的教學目標評價和設計
4.綜合應用能力的教學目標評價和設計
5.練習:不同教學目標的設計練習
課程結束后的跟進方法與評估
因為培訓師的課程設計與開發(fā)技巧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技巧,單單依靠老師講解是無法真正讓學習者掌握這門技巧的,所以授課結束后需要培訓組織者和學員按照老師布置的任務和作業(yè),認真地完成和執(zhí)行,才能達到培訓的效果.
為了跟進培訓后的學習成果,我們跟進做的工作:
1.在培訓結束后一個月之內輔導內部講師根據(jù)課程設計的要領編寫課程教材和教案,對課程的教學對象實施具體的培訓需求問卷分析,并根據(jù)問卷對課程設計提出修改。
2.安排每個學員授課,講自己設計的主要教學活動和需求分析教學評估的手段和工具,并解釋設計的出發(fā)點和理由.
3.安排開發(fā)課程的主培訓師進行專業(yè)內容的提到和提升。
4.根據(jù)學員設計的情況和改進點,寫出每個學員的課程設計的評估報告.
學員在完成第二階段培訓后需要完成的工作:
1.按照授課老師在課堂上布置的任務完成作業(yè):至少6小時的課程設計,包括課程前的需求分析,主要教學活動和課程結束時采用的教學評估手段;
2.安排說課1小時,回答別人的問題;
3.根據(jù)被人提出的問題,修改課程設計和教案.
課程設計訓練
轉載:http://www.caprane.cn/gkk_detail/261319.html
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
- 楊亭
預約1小時微咨詢式培訓
培訓管理內訓
- 《引導技術》 孫倩
- 《內訓師教學互動》 孫倩
- 一天成課:三步九段式業(yè)務課 陳小洪
- TESTS燃動課堂:結合游 徐春嫣
- 《AI助力-培訓評估》 孫倩
- TTT訓練營:企業(yè)內訓師培 陳小洪
- 《校招新員工導師帶教手冊及 孫倩
- 專項內訓師技能提升訓練 李巖偉
- 《年度復盤 突破瓶頸》 駱峰
- 《AI助力—培訓體系搭建與 孫倩
- 《無領導小組討論》 孫倩
- 《案例萃取與案例教學》 許秀清